民俗教育总目标
通过多形式、多渠道的民俗教育活动,让幼儿感知、了解和接受我国优秀的民俗文化传统,激起幼儿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兴趣,启迪孩子的智慧,孕育孩子的美德,激发孩子的美感。
民俗教育分目标
1、通过民俗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展,让孩子们认识更多有关传统民俗活动的知识内容,对民俗特色活动有更多的了解与喜爱。
2、通过了解传统民俗活动,设计并实践幼儿民俗教育的内容,拓宽和挖掘幼儿园主题教育资源。
3、通过民俗活动特色环境创设与多重挖掘,让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更趋独特性与民俗性整体协调性。让孩子和教师对民俗活动的认识与感受有更多层面的了解与掌握。
4、在开展民俗活动的基础上进行民族教育,帮助和影响孩子们建立健全更丰富更健康的民族情感和民族认识。
5、创设轻松、浓厚的民族环境氛围,激发幼儿主动参与民俗活动的兴趣,并对民俗文化的传承有初步的责任意识。
6、通过教师教学的实施,促进教师有关民俗教育手段的提高与教学方式的多重探索,逐步学会积累、设计、实践、反思相关民俗教育活动内容。
7、将民俗活动带进社区,走向社会,影响更多的人走进民俗活动。
8、通过中国传统民俗活动初步形成园本特色的民俗教育课程内容,并尝试进行对外交流、宣传、展示。